理论学习促成长 实践体验出真知
——新塘小学“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组开展理论学习沙龙
提升学生科学兴趣的实验教学策略有哪些?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实验教学策略有哪些?围绕以上研究问题,2024年11月20日,新塘小学徐佩瑶老师主持的太仓市微型课题《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开展了理论学习活动。
环节一:理论学习 梳理思路
本次研究沙龙,由徐佩瑶老师主持,“学习品质”课题组及相关科学老师聚集科学教室1展开交流。在活动中,徐老师组织大家学习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合作探究策略研究》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运用分解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浅析》三篇论文。徐老师紧紧围绕着“提升学生科学兴趣的实验教学策略有哪些?”、“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实验教学策略有哪些?”展开解读,提出:要利用多媒体辅助、训练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实验拓展与创新、合理分组、演示实验、课外探究实验、实行组间竞赛等策略。徐老师的解读丰富了课题组成员老师们的理论储备,为课题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环节二:交流研讨 思维碰撞
课题组成员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交流。徐佩瑶老师认为:“教师需要不断地对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真正体验到小学科学实验的乐趣,增强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探究实践能力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才会潜心实验探究,探究成果突出,才能给与学生正反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在合作探究学习开始前,教师就应该要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各小组的成员。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她们的个性特点、实操能力和学习能力。然后再根据具体实验要求和实验内容,按照同组同质或者同组异质进行小组成员划分。这样在探究过程中,各组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对实验内容和科学知识进行互动探讨,从而真正提升其合作探究的有效性。”
马秀老师认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善于学习,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在设计课堂探究实验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尽量减少对学生实验操作的干扰,发现学生有问题时及时加以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生生交流与师生交流,课后积极反思,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师个人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活动与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匹配度。教师也应注重演示实验的重要性。演示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前人士是怎么探索的,怎么规范操作的,操作要点是什么。在演示示范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操作不可太快,对于复杂探究过程,可采取多次演示。掌握操作技能的唯一途径是反复练习,而练习操作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起点便是演示实验。”
王心怡老师认为:“ 信息化教学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方式。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在线教学平台、教育软件等,将知识以图文、音视频等多元形式呈现,让抽象内容变直观,如用动画演示复杂科学探究过程。还能打破时空局限,实现远程互动教学、线上线下、家校混合式教学,实时掌握学习进度、精准分析学情,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教师也要重视课外探究实验。科学课时间有限,能开展的探究数量也有限,我们可以适度拓展课外探究实验。教师可以适当挑选趣味性实验,力求器材生活化、简单化,将此类探究实验布置于学生,家长可适度辅助完成。在家庭小实验完成后,教师应该及时跟进、评价与反馈。这既是课堂的延伸,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也增强了家校沟通与亲子沟通。”
环节三:总结收获 共同成长
最后,课题主持人徐佩瑶老师总结了课题组成员的发言。徐老师认为每位科学老师都有义务为高效课堂实验教学做出努力。本次理论学习不仅加深了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理解和认识,也为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打下坚实基础。课题组成员也纷纷表示会将理论学习的收获落于课堂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