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学习正当时 理论学习促提升
——新塘小学“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组开展理论学习沙龙
为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方向,促进课题组教师的专业发展。2024年9月18日,新塘小学徐佩瑶老师主持的太仓市十四五教育微型课题《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开展了理论学习活动。
环节一:理论学习
本次研究沙龙,由徐佩瑶老师主持,“学习品质”课题组及相关科学老师聚集科学教室1展开交流。在活动中,徐老师组织大家学习了《例说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浅谈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浅谈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三篇论文。徐老师紧紧围绕着“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途径有哪些?”展开解读,提出:要遵循学科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进行课程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多方参与、重视评价突出等实施策略,通过创设情境、明确小组分工、注重观察研讨、延伸课堂等途径,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制定探究计划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实现提高学生学习品质的目标。徐老师的解读丰富了课题组成员老师们的理论储备,为课题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环节二:分享交流
课题组成员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交流。
对于“提升学生制定探究计划能力的教学途径有哪些?”这个问题,马秀老师认为,在实施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教师、家长和社区等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学生应该被鼓励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而教师则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同时,我们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制定探究计划能力的培养和肯定,不仅关注探究成果,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制定计划过程和创新能力等素养的发展。
徐佩瑶老师认为,通过大胆的假设和猜想,能有效激发探索欲望,催生新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假设猜想,勇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同时,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意识到猜想不是凭空想象,要根据事物内在逻辑进行合理推测,并制定合理探究计划进行有效论证。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为学生提供探究计划的模板,帮助学生认清实验步骤、方法,逐步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向“学生自主制定探究计划”转变。
王心怡老师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也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驱动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良好习惯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根据科学教材的相关内容,利用有趣的故事、新颖的游戏和神奇的魔术等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增加探索欲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制定探究计划的动力。
对于“提升学生推理概括能力的教学途径有哪些”这个问题,徐佩瑶老师认为,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探究的目的和要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对实验现象进行多方立体观察。在获得丰富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理性分析,对现象进行概括、判断和推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王心怡老师认为,在交流研讨中,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观点和解释的同时,要求其他学生暂时不要提出相反争论和评价,而是做一名倾听者。再这样的氛围中,能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表达结束后,鼓励其他学生补充更加科学的观点,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科学研讨的重点不是“热闹非凡”,而是“理性推理”和“概括表达”。
马秀老师认为,可以通过问题导向学习(PBL),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或开展小组展示、小组互评等活动,鼓励学生就探究过程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他们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环节三:总结收获
最后,课题主持人徐佩瑶老师总结了课题组成员的发言。在提升学生制定探究计划能力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学途径:创设趣味情境、鼓励假设求证、模板指导训练。在提升学生推理概括能力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途径:多感官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性分析、注重研讨秩序和氛围、问题导向学习(PBL)。
本次课题理论学习活动,使课题组成员明确了理论学习对于课题研究的重要作用,极大促进了课题研究工作的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