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 基于上学期的课题研究成果,在思维三元理论指导下,学生的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都能得到协调发展,健全人格完善的智力。学期初,课题组的成员们在组长的带领下,继续开展课题研究。 2023年9月21日,新塘小学顾妍怡老师主持的苏州市2022年度规划课题《思维三元理论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开展了9月课题活动,课题组和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首先,课题组成员们共同制定了新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接着,开始了新学期的第一次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了《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应用思维三元理论进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本次理论学习有助于课题组老师明晰如何以评价力为核心,发展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在以评价力为核心的审美经验主题大单元教学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10月】 1. 理论学习《基于三元理论的语文阅读思维教学》 在理论学习环节,课题组长吕倩老师,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了李逸萱老师的《基于三元理论的语文阅读思维教学》。通过学习,老师们了解分析性智力对应成分子理论,它可处理影响智力水平的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或成分并描述了智力活动的内部机制;创造性智力对应经验子理论,个体的智力行为和其生活积累的经验有关,信息加工过程的组成部分是由具有不同水平的经验的人员实现的;实践性智力对应情境子理论,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指出对现有环境的适应、对现有环境进行调整和塑造、对不同的环境的选择是我们与周围环境的三种行为方式。以上三种智力表现形式分别对应着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实用性思维。这三种思维能力各有所长,缺一不可,三者间相互促进。 2.课堂观察量表解读与课堂观察分工 课题组核心成员徐大清老师围绕研究主题“以评价力为核心的审美经验主题大单元教学研究”,进行观察量表的解读与分工。本次课堂观察,主要依托课堂观察的方式,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理解美、想象美、创造美、运用美、评价美”的角度为抓手,采集学生审美想象与创造经验的形成与发展的实例,并通过师生之间评价表现的刺激,提升学生评价力,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3.研究课展示与课堂观察 课题组成员吴慧文老师执教课题研究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以“预测单元”为本次学习主题,课文主要讲述了一间活了一百多岁的老屋想要倒下,但是遇到了小猫、老母鸡、小蜘蛛向它求助,请求它不要倒下的故事。文中的老屋乐于助人、心地善良,帮助小猫遮风挡雨,帮助老母鸡安心孵蛋,让小蜘蛛安心织网抓虫,吃饱肚子,所以它才总也倒不了。全文故事结构清晰易懂,情节具有反复的特点。 本文是本学期第一篇有旁批、需要学生学习边阅读边预测的课文,学生需要学会结合生活实际,根据标题、插图、上下文来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知道预测的结果可能和原文相同,也可能和原文不同。然后将预测的基本方法运用到之后需要学习的课文以及课外阅读的书籍当中。整堂课通过了解故事、采集依据、推理预测三项子任务为牵引,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地开展教学。 课题组成员带着课堂观察量表进入课堂,明确各组的观察指标,围绕“理解美、想象美、创造美、运用美、评价美”,重点关注学生的评价美的内容与方式,在审美经验的形成与发展中,观察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时辅助关注教师评价美的追问与提升,分工合作开展课堂观察。参与观课的老师们详细记录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及学生课堂表现,围绕观察指标进行“有证据”地分析与研究。 4.研究课说课 课题研讨课执教者吴慧文老师围绕研究主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课说课:1. 创设任务群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丰富教学评价,培养思维能力;3.结合生活体验,获得评价体验;4.拓展练笔,互评促表达。 5.课堂观察分组议课 课后,课题组的观课老师们分组研讨,每组由一名代表分享观察所得,进行探讨交流。老师们结合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评价行为及表现,依据观察小组整合的数据与材料,依点反馈、提出问题。 6.课堂观察议课 最后,课题组三位老师代表,分别汇报了分组议课的情况,课题组老师一起聆听、议论,研讨氛围热烈。 【11月】 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夯实基础 本次活动主要聚焦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了《关注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基于斯滕伯格智力三元理论》、《浅析思维三元智力理论指导下的教师创新性教学》,本次理论学习有助于课题组老师厘清思维三元理论、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小学生学习品质发展的理性认识,明晰思维三元理论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和创造性教学,进而研究以思维三元理论指导大单元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12月】 1.“以想象力为核心的文学创作主题”大单元教学研究理论学习 在理论学习环节,课题组长顾妍怡老师,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了黄珊珊老师的《浅析思维三元智力理论指导下的教师创新性教学》。通过学习,老师们了解在开展以想象力为核心的文学创作主题”大单元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把握好批判—分析性思维、创造—综合性思维和实用—情境性思维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学习,老师们也明确了“以想象力为核心的文学创作主题”大单元教学研究这一主题的研究方向,为课堂观察量表的制定和课例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课堂观察量表研制 课题组成员围绕研究主题“以想象力为核心的文学创作主题”大单元教学研究,进行观察量表的讨论研制。本次课堂观察量表的制定,主要依托课堂观察的方式,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理解、赏析、评价、创作”的角度为抓手,采集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创作激发想象、创新想象,实现文学创作的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