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新塘小学顾妍怡、高新区第四小学吕倩老师主持的苏州市规划课题《思维三元理论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开展了科教融合活动,课题组和新塘小学语文教研组老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围绕“以想象力为核心的文学创作主题”大单元教学研究这一主题展开。
环节一:理论学习
在理论学习环节,课题组长顾妍怡老师,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了覃洁莹、蒙海莎老师撰写的《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通过学习,老师们了解了语文教师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明确了可以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个体差异和语文阅读水平, 整合多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形式, 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熟练运用思维导图的多种方法。
环节二:课堂观察量表解读与课堂观察分工
理论学习后,课题主持人顾妍怡老师进行了课堂观察量表解读与课堂观察分工,依托课堂观察,着眼思维提升。观察量表主要从文学赏析评价经验、文学想象创作经验、文学表达与创新经验三方面展开,记录观察学生理解、赏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表现,教师在引导学生文学创作中的发现、生成、创造的表现,学生在文学表达与创新中的想象、创作、创新能力的发展表现。
环节三:研究课展示与课堂观察
课题主持人顾妍怡老师执教研究课《我们奇妙的世界》,课题组的老师们进行了课堂观察。
环节四:研究课说课
接着,顾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简单的说课,本课是基于思维三元理论视域下,大单元教学的研究,所以前期组内成员共同构建了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框架,着力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大单元设计下,思维导图成为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帮助学生整合和串联各个知识点。学生可以将本单元的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记忆和理解。
环节五:课堂观察分组议课
接着,听课老师们进行了课堂观察的分组议课,成员们围绕研究主题“以想象力为核心的文学创作主题”大单元教学研究,进行了交流思考,组员就“指向创造性思维提升的以想象力为核心的文学创作主题大单元教学策略”、“思维三元理论视域下以想象力为核心的文学创作主题大单元设计与探索”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环节六:课堂观察议课
最后,课题组三位老师代表,分别汇报了分组议课的情况,课题组老师一起聆听、议论,研讨氛围热烈。
周敏老师:联想与创造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课文中的主题和内容。例如,学生可以从天空、大地、水域等不同自然元素出发,拓展思维,发现更多奇妙的自然现象。这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和创造力。
吕倩老师: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层级结构和逻辑关系要求学生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和整理。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王晓晨老师:批判性思维的提升,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对课文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清晰地呈现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进一步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本月课题研究,在课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思维三元理论视域下“以想象力为核心的文学创作主题大单元”的设计与探索,课题组成员将进一步深化研究,致力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