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学习,明确目标方向——新塘小学“思维三元理论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课题组开展理论学习活动

作者: 时间:2023-09-26 点击数:

环节一:制定课题学期计划

基于上学期的课题研究成果,在思维三元理论指导下,学生的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都能得到协调发展,健全人格完善的智力。学期初,课题组的成员们在组长的带领下,继续开展课题研究。

2023921日,新塘小学顾妍怡老师主持的苏州市2022年度规划课题《思维三元理论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开展了9月课题活动,课题组和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首先,课题组成员们共同制定了新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明确了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和方向。

环节二:理论学习

接着,开始了新学期的第一次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了《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应用思维三元理论进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本次理论学习有助于课题组老师明晰如何以评价力为核心,发展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在以评价力为核心的审美经验主题大单元教学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李华老师认为:文章中指出,因为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事物的认知常常较为浅显教师除了鼓励他们展开大胆且合理的想象外还应教给他们审美体验方法鼓励学生在想象感知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在这里,审美经验的获得源自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想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意境的方式给学生营造相应的情绪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在直观生动的场景呈现中引导学生针对其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在形象生动的传神分析中让学生深入赏析语言美,感悟意境美,从而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建立完善的审美嗅觉,对美的感知能够得到有效加强。

陈子麦老师认为:在课堂中,教师的评价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得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必须关注授课评价、做好授课评价,使学生通过老师的评价感知到“美”。通过教师的评价作用于生生评价,自我评价,也是一种评价力的获得。

吕倩老师认为:学生智力类型的不同导致其在思维与日常表现上的差异是显著的,而且其中并不存在某一种智力类型绝对重要的情况,他们均衡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我们在进行以评价力为核心的审美经验主题大单元过程中,应关注和改变课堂提问,课堂提问应该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均衡发展。关注分析性问题、创造性问题、情境性问题,基于课堂本身进行最优化,全面化。

顾妍怡老师认为:学生思维类型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应该用不同的尺子去衡量不同的学生,而不是仅仅以其答案的正误作为唯一评判标准。从斯滕伯格对智力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思维类型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评价应重在以学生的表现为尺度,那种为结果而评的方式是不利于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的。

 

环节三:思考总结

本次课题理论学习活动,明确了新学期的研究目标和方向,同时在上学期研究的基础上,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进而对以评价力为核心的审美经验主题大单元教学开展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太仓市浏河镇新塘小学  地址:太仓市新谊西路8号 

电话:0512-53621263  邮编:21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