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科教融合活动:“做中学”——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法治教育生活化案例研究的素材研究

作者: 时间:2023-03-29 点击数:

科教融合活动“做中学”——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法治教育生活化案例研究素材研究

                                        ——新塘小学“小学法治教育生活化案例研究” 课题组开展科教融合活动

“做中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实践。2023329日,新塘小学刘虹师主持的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微型课题《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法治教育生活化案例研究》开展了科教融合活动。活动继续围绕 “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法治教育生活化案例的素材研究”这一主题展开。

环节一:理论学习

在理论学习环节,老师们认真学习了《基于儿童立场 渗透法治意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探究》《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通过学习,本次论文学习有助于课题组老师借助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做中学”奠定法治观念,不断增强法治修养,不断积累研究的素材。

 

环节二:课堂观察量表解读与课堂观察分工

课题主持人刘虹围绕研究主题“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法治教育生活化案例研究之素材研究”,进行观察量表的解读与分工。本次课堂观察,主要围绕“儿童立场的关注”、“案例素材的特性”及“学生法规意识的培养”这三个指标展开。

 

环节三:研究课展示与课堂观察

课题主持人刘虹执教课题研究课《大家排好队》,以排好队为核心主题,活动设计了三个主要环节:1.还是排好队;2.哪些地方排需要排队3.怎样排队好。在教学中,刘老师以驱动性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选择、小调查,在“做中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明确:在中国很多场所,需要排队,这样才能更有序、文明的生活。最后,在游戏环节,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如何排好队”,“有形”化“无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心中开出遵守法律法规之花。

 

环节四:研究课说课

课题主持人刘虹老师围绕研究主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课说课:1.儿童立场的关注;2.案例素材的特性;3.学生法规意识的培养。

 

环节五:课堂观察分组议课

课后,新塘小学的观课老师们分组研讨,然后进行总结、交流。老师们结合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表现,依据观察小组整合的数据与材料,提出反馈、建议。

 

环节六:课堂观察议课

  新塘小学该课题组成员和德法组部分教师一起参与了课堂观察议课,紧紧围绕研究指标展开发言,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较为严谨的阐述。

程一诺、马秀老师认为: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步步引导、循循善诱,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学设计中,从真实情境入手,关注到了儿童为主体的立场。

陆益敏、顾妍怡老师这样评价:教学设计上整体把握教材核心主题,灵活地呈现教学内容,选材具有典型性、针对性、教育性,学生课堂活动中比较投入。

 

不断探索、不断积累,本次科教融合活动,为学校的教育科研搭建了新的阶梯,对今后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支持。科教融合,为今后我们的课题探索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材料,课题组成员将把握良机,立足教学实践,让课题为教学实践注入活力不断努力提升自我的水平

 


 

太仓市浏河镇新塘小学  地址:太仓市新谊西路8号 

电话:0512-53621263  邮编:21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