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聚焦课题助前行 研思聚力促成长——新塘小学“学习品质”课题组开展理论学习沙龙

作者: 时间:2023-10-30 点击数: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载体,是立足教学实践、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树立和强化课题组成员的课题研究意识,充实理论基础,提升研究水平,更好地推进由新塘小学陆丹、王慧老师主持的太仓市十四五教育规划课题《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策略研究》的顺利开展,20231024日,课题组全体成员集中开展了课题理论学习交流活动。

 

 

环节一:理论学习与精准解读

本次研究沙龙,由陆丹主任主持,王慧老师线上参与,“学习品质”课题组及相关语文老师聚集未来教室展开交流。在活动中,陆主任组织大家学习了吕林海老师撰写的《项目化学习中的“学习”设计:走向深度的实现》以及赵慧老师撰写的《整合语文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两篇论文。陆主任紧紧围绕着“项目化学习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展开解读,从“意向、卷入、素养”三个关键设计要素做出剖析;并与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还原式整合、“比较式整合”、“点线式整合”展开一系列思维活动,从而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层次提升。陆主任的解读丰富了课题组成员老师们的理论储备,为课题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环节二:分享交流与思维碰撞

扎实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是课题开展的必要前提,在陆主任的引领下,课题组成员们积极主动学习,紧紧围绕本次理论学习主题“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策略的研究”,踊跃参与研讨、发表看法。王慧老师认为:“为了使项目化学习中的‘学习设计’走向深度,在主题和设计中应该切入儿童的意向,走入儿童的内心深处,赋予儿童的学习价值和思想意蕴。”朱敏老师认为:“项目化学习想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学习者能深入下去,这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更大的挑战。”程一诺老师认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也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进行重组,采用不同办法施教,展开一系列思维活动,从而实现思维品质的深层次提升。”项目化学习尝试着眼于学生高阶思维及综合素养的发展要求,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提高教育的精准性和靶向性。

 





环节三:总结部署与领衔主张

最后,课题主持人陆丹主任肯定了课题组在前期课题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有效成果,同时探讨研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陆丹主任老师指出要充分体现课题研究的价值,用课题研究带动教学工作,从日常教学的问题、难题入手,经历研究梳理课题研究成果,最终让课题成果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回流。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本次理论学习活动,帮助课题组成员对本课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力推进了课题研究工作,明确了下一阶段研究的着眼点和需要再深入探究的内容。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实践,砥志思研,勤耕致远,相信只要立足教学做研究,把研究真正做在课堂上,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能在服务课堂教学中发挥切实的作用。


 

太仓市浏河镇新塘小学  地址:太仓市新谊西路8号 

电话:0512-53621263  邮编:21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