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开展学习《燃荻》及课程解读活动。本次活动,全组成员学习了崔允漷的《教-学-评一致性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之关键》。
论文从教-学-评一致性的双重意蕴、教-学-评一致性的价值意义、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要义三个方面,向读者阐述了教-学-评一致性联通了宏观的路径设计与微观的课程实施,有利于将课程方案层面理想的育人蓝图转化为课程教学层面的实景图,教-学-评一致性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集中表征了我国课程人依托“课程思维”自主建构的高质量课程实施路径,强化了课程标准的指引,凸显了评价的重要作用。教-学-评一致性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中国特色的课程话语建构,还在实践上凝练了减少课程实施“落差”、保障实施质量的核心技术,是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重要抓手和支点。
老师们受益匪浅,以下几位老师作出交流。
刘扬老师: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特别注意用先进的理论提升备课理念,用可操作的专业技术优化备课行为。这样一来,备课质量自然就会提高;备课质量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
王晓晨老师:教学评价一致性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不同评价者之间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教学评价一致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并为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将深入探讨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意义、原因和措施。
郑喜芳老师:要提高评价一致性,我们应明确评价标准,加强评价者培训,建立评价质量监控机制等措施。只有在评价一致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