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道德与法治备课组以一年级为主,开展了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本次活动由朱敏老师主讲,备课组成员积极参与,提出建议。
一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参与集体活动,向往成为优秀的一员,但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缺乏清晰的概念。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容易受到榜样的影响,适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结合这一学情,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对第一单元制定了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 “六一” 国际儿童节的来历、意义,知道儿童节是属于少年儿童的节日,感受节日中的快乐氛围和社会各界对儿童的关怀。
2.认识少先队的全称、队旗、队徽、队歌,了解少先队的光荣历史和重要作用,知道加入少先队的基本要求和准备事项。理解红领巾的象征意义,学会正确佩戴、保管红领巾,掌握敬队礼的规范动作,了解队旗下宣誓的含义。
3.知道一些先锋模范人物的事迹,能够讲述简单的榜样故事,理解先锋模范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参与儿童节庆祝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分享,培养学生的策划、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感知与体验。
2.在学习佩戴红领巾、敬队礼和队旗下宣誓的过程中,通过模仿、练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少先队组织的向往和热爱,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树立为集体和国家贡献力量的意识。
2.增强学生对红领巾的敬重之情,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准少先队员或少先队员的责任与使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引导学生崇敬先锋模范人物,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树立向榜样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励学生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中国好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