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美而歌 共筑和声——太仓市浏河镇新塘小学音乐备课组第三次集中研讨活动

作者: 时间:2025-06-05 点击数:

林语堂先生在《说乡情》中回忆道:“凡人幼年所闻歌调,所见景色,所食之味,所嗅花香,类皆沁人心脾,在血脉中循环,每每触景生情,不能自己。”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合作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合唱教学就是一个能很好的让每个学生充分体验音乐之美的教学内容。为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学科建设、音乐教师专业发展,激发音乐教师深入音乐课程合唱教学的探究,202558日,太仓市浏河镇新塘小学音乐备课组集中研讨活动在小会议室拉开帷幕。

聚焦课堂 和声共融

秦爽老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歌曲《红河谷》进行说课。因为这次的活动主题是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所以老师侧重于歌曲二声部的合作。考虑到这首歌曲难度较大、篇幅较长,老师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以歌曲背景的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旋律的高低感受情绪的变化,推动各声部教学的进行。在学生掌握每个声部的旋律之后再分组合作,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完成二声部的合唱,在学习中掌握声部的配合、感受合唱的魅力。

 

 

深度教研 深耕教学

    其次,备课组成员代表对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根据课堂效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陆慧怡副校长说:在推进日常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时,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首要任务是消除学生对多声部合作的恐惧心理。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对于非合唱队的普通学生而言,一提到多声部演唱,往往都显得缺乏自信。因此,教师们应当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与支持。”

杨艳老师认为:合唱教学可以增强学生之间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提高综合素养新课标指出“要更加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因此在平时的常规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课堂中用一些时间来进行合唱的相关普及工作和简单训练,为学生初步构建易操作的合唱教学新样态。“功在平时,贵在坚持”,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合唱演唱形式的审美意识。耳朵、大脑和内心要有合唱多声部、多层次的深刻印象。其次通过一些教学方式,例如:增加和音形成二声部、组合素材形成二声部、卡农式二声部、提炼骨干音形成二声部等。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合唱教学。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做一个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的人,学生一定会享受合唱带来的魅力,并表现出自信充满勇气的演唱。

 

 

总结要领 共赴前行

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合作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专业经验,提出校园合唱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歌曲,循序渐进、系统化地培养学生气息的运用、声部的和谐、情感的表达能力。

“歌韵悠悠 润美而行”,音乐组将会以本次活动的精神为引领,一如既往地认真吸纳,积极探索,在教与学中重构成长!



 

太仓市浏河镇新塘小学  地址:太仓市新谊西路8号 

电话:0512-53621263  邮编:21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