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恩伟老师: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定为
1.一般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的状态及年代,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增强环保意识。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看影片《恐龙的传说》)
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了解和绘出各类造型。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培养想像表现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独立完成一幅恐龙为主题的想象画。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观看影视片段《恐龙的传说》。
2.引入课题。
3.观看恐龙图片
4.教师具体讲解
二、方法指导
1.画陆地恐龙时要把握其一般的形体特征:体大,尾粗长,从头至尾的脊椎呈流线型,后腿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有甲、剑等生长物。
2.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既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学会用几何图形去概括恐龙的特征,老师通过示范完成教学。
本次活动从分析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与突破,教学各环节的设计,到作业的展示都进行了探讨,最后确定了这节课的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