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综合组老师顾宇旸、李雪、蔡鹏飞、马秀分别以绳、毽、执教了各学科一节跨学科课程,全体综合组教师参与听课。
顾宇旸老师的《写生毽子》是一节写生课,学生在之前已经接触过写生课,初步尝试过用线条表现复杂的物象。在教学中,我让他们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分析,引导学生细致、认真地观察、感悟物象的形态特征,找出规律。我还通过学生作品以及教材中的作品,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学习用多种不同的线条表现物象的结构和特征。但是,学生在具体作业中还是表现出了毽子写生出来千篇一律、缺乏变化的问题,许多羽毛大小一样、形状一样,没有立体感。有的同学只能做到范画怎么画,他跟着怎么画,不会根据自己的观察角度进行写生或临摹。因此培养学的观察力便尤为重要了,在绘画中,只有在静中慢慢感悟,不能急于求成,他们注意力才会集中,观察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李雪老师本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及同学间合作能力及创新精神。本课的难点是跟着音乐节拍跳竹竿舞。基于教学目标难重点的确立,创设了以这首《跳柴歌》为主线的音乐教学活动。
蔡鹏飞老师本节课以“毽球比赛”导入,并作为学习主线,每一位同学都是我们学校的小小宣传员,负责为我们的学校出一期美观好看的宣传稿。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充分体现了学科融和的特点。
此外在出示任务后,还应特别要求学生注意插入形状素材后鼠标指针的变化,让学生能明白插入形状素材与前面插入图片方法的区别。
我应该注意通过学生间的作品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同时通过老师的评价与点拨,让学生生成并明确美化文档的基本标准:美观性与合理性。
马秀老师本课以跳绳比赛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身体的变化和运动,顺势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人在跳绳运动中,身体可以做出这样连贯且有节奏的动作?身体的那些结构参与了运动?为研究骨、关节、肌肉之间的联系做铺垫。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运动习惯。拓展环节,认识合页和塔吊等仿生机械,启发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许多工具的结构、功能与生物体相似,渗透仿生学知识,激发学生创造发明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