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1日下午,德法组在小会议室开展半日研修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新课标的讲座分享“聚焦课标 体会核心素养内涵”,德法组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中:朱敏、刘虹老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后,进行讲座分享。
朱敏老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一、编写指导思想
(一)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养有爱心、责任心、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儿童,是教材编写的根本方针。
(二)促进小学生以品德为核心的基本文明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教材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三)依据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原则,聚焦儿童的生活与成长,以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事件作为建构教材内容的“原材料”。
二、编写思路与教材特点
教材编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处理多方面、多维度的矛盾与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中理清编写思路,形成教材特点。
(一)编出真正反映儿童成长需要的教材。
(二)以培育学生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旨归。
(三)编出循情、据理,又具有行动和实践品性的教材。
(四)“利学易教”的教材。
(五)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和文化公正的见证。
刘虹老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
课程性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
课程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意义和价值:(1)新课标的修订背景及意义——更清晰思政教师肩上的重任
(2)新课标修订的主要思路——更明确思政学科育人的路径
(3)新课标修订的主要变化——更利于师生共生共长的和谐
(4)研究学习新课标具体内容——更准确把脉思政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