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是打破学科边界、强化课程协同育人的必要手段。在现行实施分科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加强学校课程体系中各学科之间的横向关联与衔接,以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如何以有效的评价指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是当下教师面临的新挑战。为了提高综合组教师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的设计能力,2024年11月21日,综合组教师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这一主题展开理论学习。
做好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并不容易,因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既强调对学科知识的考查又关注学生的活动实践表现,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对其评价很难简单套用现有的评价标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着重掌握这两种跨学科主题学习类型的评价要点,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实践中走深走实。经过老师们的激烈探讨,总结出以下观点:(1)评价要坚持素养导向下的深度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旨归和价值确立就是促成学生深度学习,而检验学生是否实现深度学习的直接途径是考查学生能否运用知识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2)评价要反映学生知识的有效综合。就评价的角度而言,坚持从学科出发,评价目标更加聚焦,通过追踪学科知识如何深化、拓展和迁移推断学生的发展,评价有了可行的路径。(3)评估学生能否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对于评价而言,就需要评估学生能否完成以下实践活动:识别新情境、表征新问题、整合现有知识、提出并实践解决方案、检验解决成效。(4)考查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的反省和创造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在思维品质上重点关注反省和创造性思维。
总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学生主导的探究活动,学习过程有着较大的自由度和生成性。评价应激励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而不能将学生禁锢在标准当中。因此,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应当保证评价机制的开放性。在实践当中,教师可以设置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自主表达对价值标准的意见,为学生多留一些“开放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