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德法组:理论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1)

作者: 时间:2023-04-13 点击数:

    4月13日,德法组教师对2022年版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进行了第一次理论学习。本次活动,教师们通过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认真阅读,教师们关注到了课程标准的修订原则、主要变化等方面,收获良多。

   活动中,教师们交流学习感想:

(1)新课标的内容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真正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不同方面,合理安排不同深度和广度的生活内容,让学生能结合生活积极参与到学科活动上,突显“因材施教”。

(2)我们道法课教师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就是要确立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和统帅地位,使教学的一切要素、资源、环节、流程、活动都围绕核心素养组织和展开,并最终指向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发展。

(3)新课程标准梳理课程改革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细化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4)新课标把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使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把课堂变成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使学生在探究中成长,并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的、积极的学习态度。

  (5)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道德是人与人交往的产物,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扩展为人与他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但归根结底,这些关系都是因自我而发生,从自我开始,由自我延伸出去,到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人类文明,由此形成不断扩大的道德关系。道德与法治课程面对“成长中的儿童”,从“自我”开始,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的交往范围和社会生活不断扩展。按照不断扩展的儿童生活,随着学段提高设计课程。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育人规律,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思路,以“成长中的我”与外界的关系为逻辑线索,螺旋上升地设计课程。




      

   

太仓市浏河镇新塘小学  地址:太仓市新谊西路8号 

电话:0512-53621263  邮编:215436